苏亚楠边想边记了下来。
“他很忙,但说了,回京都的时候会去看你。”
祁红好像刚想起似的,又说道:“对了,记得劳逸结合,放假时候多和朋友聚聚,有些感情常联系,对你的事业也许会有持续的帮助。”
“好了,刚上班,我这也很忙,就这样,提前祝你马到成功。”
就几句话,祁红拿着她的运营策划走了。来的快,走的也快,好像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好多。
苏亚楠没有赵伯符那么老练,她得一点点分析。
现在她的一块豆腐饮食店,在京都开了十家,如果仅以营收来看,去除各种费用和人员开资,只能算小有盈余。
但主要原因在前期试错和研发产品,这方面可不只是耽误时间,损耗也非常高。
现在稳定下来了,十个店一天的利润,差不多能达到五千元。
这是去掉房租和人员开资两大项支出之后的收入,以目前在小区和地铁口附近,小作坊形式来经营的情况看,一个店五百的收入,已经很高了!
因为地铁口附近的位置,早晨只能卖豆花,豆腐带一点,主要收入都自来豆浆、煎豆腐和豆干制品。
小区的豆腐豆浆卖的好,但煎豆腐和豆干就稍逊一些。
也就是说,目前的经营形式只能做样店,并不是理想位置,也不是理想状态。
最主要的,现在产品种类还没完善。
刚开始的计划,苏亚楠想以各种口味的豆饮为主要卖点,比如原味豆浆、豆奶、茶豆浆、甜豆浆、果粒豆浆,主要目标客户就是年轻人。
至于其他的,不过是为了产品的丰富性烘托豆饮的辅助产品。
可项小虎不这么看,他说这些还不能立体展示有机大豆的真是品质,缺少了最基础的文化认同,豆腐。
豆腐才是信任基础的关键,才是产品文化输出的证明。
当时苏亚楠还跟项小虎强调,比如地铁口附近,你卖豆浆卖豆花,大家都喜欢吃,及时就口,拿着就吃。你卖豆腐怎么吃,可也得有人买呀。
项小虎没跟苏亚楠辩证,而是告诉她,现有条件下,怎么卖豆腐。
甜豆腐,就是嫩豆腐浇上糖稀。
煎豆腐,放盐的、不放盐的。
还是煎豆腐,麻辣的、五香的。
但一定别卖臭豆腐,因为你卖的都是一个字:要么是正,要么是真,要么是鲜!
苏亚楠羞愧不已,找虎旗的厨子拿出十个晚上认认真真边练边学,终于小成。
再花五个晚上教会员工,拿到市场上一试,卖疯了!
营业额直接翻了一倍半!
这个产品卖得好,虽然有食用灵便的原因,但必须承认,用有机大豆油炸出来的有机豆腐,确实香!
煎好的豆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杯装着,上面有牙签,扎起一块放到嘴里,外焦里嫩,那感觉……
再多一杯豆浆,这就是一顿饭。
营养丰盛!
现在又要推出个油炸豆腐渣丸子,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