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盘踞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一共有以下几大势力。
并州的匈奴五部,晋州东面的羯族, 萧山附近的羌族,山海关以北东北方的慕容鲜卑,以及西起河西走廊东至平城的拓跋鲜卑。
当初鲜卑还尚未分裂,慕容,拓跋,突发以及段氏组成了庞大的鲜卑势力, 而被推举为鲜卑王的,是当时势力最为庞大的拓跋氏。
鲜卑王在拓跋氏手中传了几代,子孙却远不如当初的鲜卑王那样英武,拓跋部虽还占着鲜卑王的称号, 却已经远不如当初的势力。倒是慕容氏出了一位文韬武略的族长,带领着慕容氏一步步崛起, 后因与拓跋氏之间的矛盾越来与激化,最后与拓跋氏彻底分裂。
在那位慕容氏的带领下,如今的慕容鲜卑盘踞在东北方向, 势力早已盖过了拓跋氏。
按理说两族之间矛盾依旧,如今拓跋氏更该提防慕容氏, 而不是骚扰陈夏边境, 可偏偏拓跋氏就这么做了。
先帝还在时, 曾厚待各少数民族, 当初的鲜卑王更是亲自前往洛阳, 还迎娶了一名汉人女子, 也就是元彻的母亲。
后来还将最疼爱的儿子送往洛阳为质。
足可见拓跋鲜卑的诚意。
事出反常必有妖,无论是元彻,还是朝中上下,无疑知道了一个事实。
鲜卑王死了。
只有鲜卑王死了,一切才可以解释的通。
元彻这个本该回到平城继承遗愿的世子,如今却依旧留在洛阳,不得离开。
不免让人同情。
可同情是一回事,让人忌惮却是另一回事。
无论元彻可不可怜,如今手握拓跋氏大权的,是对汉人极其敌对的危险人物,所以才会在鲜卑王死后迫不及待的对陈夏发动了袭击。
人们对元彻的同情没有维持太久,短短几天后,当拓跋氏再次突袭雁门关的消息传来是,同情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元彻的猜疑与埋怨。
当初立了军功,守护了所有洛阳城民的元彻,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出气筒。
元彻被贬成了五品,并下令不可再进出皇宫,元府附近也时不时有重兵走过。
宋煜突然觉得有些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