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说佛教,自然是在石屋佛堂里。虽然简陋,但是环境的隐晦影响也是格外重要的。
羲和随意寻了一处,在人不察觉时跳上了石梁坐下,腿脚还是自在的甩动两下。
人越来越多,堂上大师肃穆端坐,直到差不多后才施施然的睁开双眼然后开始授课。
印度佛经有记载,佛家创始人本姓乔达摩,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身为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眼看着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也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感受到世间无常。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便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
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最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于是有了佛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约在诸夏春秋年代,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也并非很成功。有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中途退出也是正常。
大乘教法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戒杀放生,慈悲为本,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行行愿,强调不分出身、贵贱、种族、国家的众生性智平等,乃至众生均可往生极乐国土。
在阿育王时代,因为这些信仰与理念,大乘佛教成为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但是其中众生平等性智,诸菩萨众慈悲普度众生的概念,以此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不说婆罗门教的根深蒂固,就是诸夏多地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可偏偏人家懂得融会贯通,不断分裂并发展,最后发展到世界各地都有信徒。
羲和虽然不屑,心里却有些佩服。
不过都是为了一窥宇宙真相,道教也并不比着差了多少。
道教更重修身养性,就如鬼之一事信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先降伏抓捕,能超度的超度,不能超度的再打散魂飞魄散。而佛教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所以大慈大悲一律超度到佛国净土。
羲和认真的旁听,在心里默默地做笔记,再仔细的对比其中高低好坏。毕竟时间上的差异,佛教也不是后来完全完善后的样子。
从某方面而言,认真对比后也是错漏百出。
尤其是看着旁人恍然大悟,满眼仰慕敬佩,羲和眯了眯眼。
老大等人暂做休息,尤其是几个晕船不醒的,虽然后来强迫着接受了一点,但整体而言还是晕头转向的,精神上也需要休息。
等事情都忙完了,再走到主人屋前的时候,发现赫里尼克等人也在。
老大拿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外语,“王子好。”
赫里尼克点头,“风姑娘不在这里。”
老大自然知道主人的名字,再看身后仆人摇头,“不在”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会去哪里
想着自家主人要么在车里懒着,要么就坐不住的四处打转,老大有些头疼。他下到楼下去等,毕竟主人言语沟通没有问题,说不定一会儿就回来了。
赫里尼克也跟着坐下,两边人等了许久都不见动静。又看人指指点点着那边,不由拉着客舍小二问。
客舍里小二会说几处的言语,笑道,“那是佛教说法传教,和你们一起来的那个好看的女子,刚才就咻的跑去那边了。”
这倒是意外之喜。
老大等人对传教不感兴趣,但听说羲和在那,便起身要过去。
赫里尼克也是,交易买卖的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去办,所以闲余时间还是很多的。再加上他们认识路,一众人不约而同的跟着走向人群集聚处。
走得近了,便听见有人惊呼声。
在仆人们的拥趸开道下,赫里尼克没有收到拥挤的穿过人群,抬头看向被议论的人。随在后面的老大等人步步跟随,而后哑言。
人群拥挤的中心,有二三佛家清净比丘失神涣散,与众多凡俗生人一般齐齐仰视梁上的红衣女子。
红衣女子姿态慵懒随意,眉眼浓抹却神情清淡,嘴角微翘说道之道又不沾红尘。
感谢在2019-11-07 11:00:532019-11-11 09:44: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英达丽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s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