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喝完之后,还期期艾艾地问她:“你明天还要不要鱼啊?我们再帮你摸,好不好?”
她睁大眼睛:“不需要了啊。”
“啊?!”孩子们一脸震惊,“为什么不需要了?”
“我没钱了啊。我这么穷,哪儿有钱请你们天天喝饮料?”
骗子……
骗子……
骗子……
小男孩们明显不相信,你都有钱到眼睛都不睁一下,就请我们几个人一人喝一瓶了。你肯定有钱,明天继续请的……
何妙觉得好笑。她确实有那个资本,但她犯不着啊。谁有钱之后,会天天跟人家说“我好有钱哦,我请你吃东西好不?”
那不是有病吗?
今天农田里的事,忙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在小男孩们对有钱人的崇拜目光,以及热情的挥手告别中,何妙回家了。
等她走了,孩子们还拿着剩了大半瓶的饮料在抿。边抿边感慨:“城里人好有钱哦,下辈子我也要当城里人。”
一回家,何妙就又开始研究起她的连环画画法来。
书上提到,画人物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每一个角色画得千篇一律。而且每个角色的脸有胖、瘦、长、阔、方、圆等不同,五官也有形状、长短和大小的不同。
但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出身阶级还有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你得学会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外形上进行反映。
她认真回忆起电影里的雷锋形象,还有真实的雷锋照片,随手拿起一支铅笔,呃,准确地说,是一支非神笔的普通铅笔——她可不想涂画出灵异现象,让人民英雄雷锋同志满屋子跑……
她记得,他个子不高,好像只有一米五几。照片上总是在笑。普通人虽然照相也会笑,但奇怪的是,他的笑意总是到达眼底的——就好像他活得很开心很幸福一样。
但他的传记里却说过,他是一个很苦的人。祖父、父亲、哥哥、弟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母亲虽然一心想抚养他长大,却因不堪地主的凌辱迫害,上吊自尽。
由于童年经常挨饿,雷锋小小的年纪就因为营养不良,得了胃病。他的身高和体重,也跟同龄人没法儿比。
这就是一个苦水里泡出来的孩子,但他的眼神和唇角的笑意,却透露出他心里足足的幸福感——他是真的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这个能让他过上新生活的新社会。
她仔细地回忆着能记得起来的,关于他的一切。心也开始渐渐地被他的那些事迹所打动,并因之变得柔软。
于是,当她勾勒起他的模样来时,她画出了一个有着浓浓眉毛,淡淡笑容,温和之中却自带一股坚毅神情的雷锋。
他眼睛不大,笑起来就成了小眯眼。但眼底的温柔,却比那些长相俊逸的人更打动人。就像冬日的暖阳,暖暖的,软软的,让人不自觉就会放下内心的戒备。
她最终画出来的雷锋形象,是他头戴军帽,身穿军装,上身低俯在汽车车身上,拿着抹布擦车,脸颊往上呈45度角的工作时的笑模样。
由于画的时候,她是真的让自己融入到雷锋事迹的“暖”中去的,她画出来的人物把自己都惊艳到了。
那可真是一个活生生地在幸福工作着的人民解放军啊……
她画完之后,在初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画稿,处理了细节。比如衣纹的疏密、脸部的阴影、肩膀的线条之类,再把周遭的景物,特别是他擦拭的那台车好好描绘了一番。
但就算把这一步画完,离成稿也还早得很。
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勾墨线环节。
她一看书上写的,咦?勾墨线是用毛笔来勾?那不是她的老本行吗?
她本来就是画国画的。
原本还以为勾墨线是要用钢笔,这回倒是省事了。
回头她就跑书店买了笔头较为瘦长的狼毫笔。这种笔适合写刚劲有力的柳体字,用来勾墨线,可细可粗。她觉得,这种笔应该更适合画连环画。
顺带,她还买了不少白纸。由于是进行专业创作,她对纸张也有了一定要求。
唔,纸不能渗水。嗯……不能太粗糙,也不能太光滑。渗水的话,那墨线一勾上去,不得化开啊!太光滑,画起来没有质感,线条一下子就拉到底了。太粗糙嘛,那线条又不够挺拔。
多不好啊!
她要求太多,气得店员差点想揍她。
但看上小女娃长得好看,买的纸张又多的份儿上,勉强忍了。
何妙像是一点也看不到店员的不高兴一样,只管买下了合心意的纸,高高兴兴地抱起纸笔墨就往家里走。
反正她只管自己的事情办好。只要她没刁难人,人家气得半死都跟她没关系。
她把之前的铅笔画稿勾出墨线后,又再画了一幅画。跟着,就把画稿放进抽屉里,静静等待3月5日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