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 家家户户共赏月光,人月两团圆。有条件的人家制了月饼来吃, 没条件的,这样的日子也会把家中伙食做得好些。
明月佳节, 雷母双眼垂泪, 为小雷锋加了件衣服, 叮嘱他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娘亲没法儿再看顾他了。
小雷锋才只七岁, 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懵懵懂懂地听他娘含泪叮咛。
“庚伢子, 你好好听着, 你爷爷是被地主老财唐四滚子逼死的。他租了他的地, 每天勤勤恳恳地干活儿,
收的粮食却抵不过人家要的高地租,连苛捐杂税都摊在你爷爷头上。唐四滚子不肯让咱家过个好年,逼他一定要在年关前还清租子, 你爷爷被逼得不行就就自己去了!”
“还有你爹, 他参加过农动,还当过自卫队长。结果被该死的小rb抓去毒打,打成了内伤,捱了几个月, 没熬过去,也去了”
“你哥哥12岁就去资本家的工厂当了童工, 工厂的活儿那么重, 那些资本家都是不管人的死活的,
你哥哥积劳成疾,得了童子痨。有一天,他撑不住昏倒在机器旁,胳膊和手指就这么被轧没了他干不了活,万恶的资本家就不要他了,连点补偿都没有,就把他赶了出去!咱家又没钱给他治病,拖了几天,他也去了”
雷母的目光放远,表情呆滞:“还有你弟弟,他是活活饿死在我怀里的”
“庚伢子,你记住了!你一定要记得你的这些仇人!长大了,记得为你的亲人们报仇!你要记住!”
说完,她情难自已,找借口把小雷锋支出门外,找来粗布条悬在房梁上。
她其实还有一件事没说。在这中秋佳节,她狠心抛下自己的儿子悬梁自尽,是因为受了恶霸。她实在没脸活下去了!
更没脸告诉自己的儿子。
她恋恋不舍地望着儿子刚刚出门的方向,终于闭上眼,狠下心肠把脖子悬到了布条上
何妙的眼眶湿润了,哪怕早就知道雷锋叔叔的事迹和家庭出身,但看着脚本把他幼年时的悲惨像搭积木一样,一件件一层层堆积起来,还是觉得触目惊心。
满纸都是血与泪啊。
她拿起铅笔,开始勾勒起雷锋母亲的脸部线条来。
几乎失去所有亲人,但还在努力工作,试图养大自己仅剩的骨血的雷妈妈,一定有一双温柔如水的双眼。那双眼睛里,也一定有着某种坚持和坚韧。
在这样的中秋佳节选择自尽,她脸上该有多么浓重的绝望,和对儿子的不舍啊,又该有多么痛恨那些对她全家赶尽杀绝的人们呢?
何妙思索着,尽全力把这些复杂的情绪在雷妈妈脸上表露出来。
很快,雷妈妈的人设图就出来了。
接着,继续往下阅读脚本,把其他主要、次要人物的人设也一一画出来,并进行完善。
这些人出身的阶层在外表、衣着、气质和神态方面的体现,都需要画出来或在画稿上做备注,以做备忘。
另外,主角雷锋在各个年龄的外貌形体的变化也需要确定下来。
为了更贴近当年的历史,她还需要去图书馆查阅那段时间的一些资料。比如,那个时期的地主院子一般是什么样子的,里面又都会摆些什么家具呢?
要是画出来不合史实的东西,一是会贻笑大方,二是有误导读者之嫌。
除了这些以外,怎样通过环境渲染,让读者感同身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命题。
比如雷锋九岁时,头一次请求路过他家乡的解放军连长,想要当兵,对方没有同意时。除了垂头丧气外,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少年雷锋的难过呢?
在他身后画上一棵枝叶凋零的大树可好?他就靠树而坐,四周一片萧索,落叶纷纷。唔,再在他身旁画一只蜷缩作伴的狗儿,是否更能衬托他的心情呢?
何妙不断通读脚本,认真地加以揣摩。每次只要读到哪儿,脑海里出现了画面感,她马上就会拿出小本本写个备忘。
这样整整过去了十天,她才开始正式动笔。
但由于事前准备充分,这一落笔,就如有神助!
而与此同时,何妙爸妈田里的秧苗也长高了许多,到了可以放稻田鸭的时候了。
对何妙而言,她是感受不到鸭宝宝有多么珍贵的。但对刘贵芳来说,它们珍贵得就跟解放前,地主老财婆娘手上金灿灿的金戒指一样!
在成立公社之前,农村有一段时间是允许大家搞家庭副业和分自留地的。但由于新政府成立的时间不长,国家穷了那么久,人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富起来。所以就算家家户户养起了鸡鸭,也不过就一、两只而已。
多了养不了,这些家禽是要吃粮食的。
她家里又重男轻女,每回母鸡下了蛋,她娘趁着蛋还热乎乎的,就给她弟打蛋花汤,或是煮芙蓉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