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学了。
江晓月除了上课之外, 就窝在附属医院里。
她是实习医生,可以在医院食堂吃饭, 饭票是通用的,就不用来回跑了。这么一来, 跟低年级同学很少照面, 也没发现那俩人。
一恍, 一个星期过去了。
系里要举办文艺晚会,迎接“六一届”新生。
江晓月就关注起来, 她想看看刘咏华和戴国江是不是跟她同一个专业?
按照书中的描述, 戴国江是学卫生管理的, 刘咏华读得是中专护校,可情况发生了变化, 不能不关注一下。
这天傍晚, 大教室里灯火通明。
各届师生欢聚一堂, 就拉起歌来。
一时间,歌声嘹亮, 气氛火爆。
江晓月跟几个女生挤在后面, 伸着脖子朝前看着。
她往新生那边扫了一圈,没看到戴国江,也没发现哪个女生长得像刘咏华?心想,十多年未见,即便撞见了也不认得,如果不报上大名,刘咏华也认不出她吧?
“咚咚咚”锣鼓敲响了, 迎新晚会开始了。
高年级的师生们,纷纷登台表演节目。有吹笛子的,拉手风琴的,扭腰秧歌的,还有舞蹈和小合唱,
江晓月看得津津有味。
就在这时,听到主持人说“下面,有请“六一届”新生刘咏华,她为大家演唱电影插曲《我的祖国》……”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位高个子女生登上了讲台。
她穿着白衬衣,蓝裙子,梳着两条麻花辫,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一点也不像从饥荒年月走出来的。
她就是刘咏华?江晓月瞪大了眼睛。
刘咏华拿着麦克风,冲着台下做了一个手势。
一段熟悉的前奏响了起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注释1)
刘咏华在台上引吭高歌,还有一位青年学生在台下伴奏。他弹着风琴,额发随着节奏甩来甩去的,很是扎眼。
这不是戴国江吗?江晓月一眼就认出来了。
戴国江穿着白衬衣,戴着眼镜,留着分头,风度翩翩的。
旁边有女同学交头接耳,还有人拍着戴国华的肩膀,笑嘻嘻地说“国华,那个弹风琴的就是你弟弟啊?”
“是啊,除了我弟弟,还有谁能弹得这么好啊?”
戴国华很是得意。
江晓月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这俩人,却偏偏撞见了?她想拔腿就走,可周围挤得满满的,想抬脚都困难。
一曲结束,台下掌声雷动。
刘咏华鞠躬行礼,就下了讲台。
戴国江也站起来,回了班级。
江晓月趁机挤了出去。
她回到宿舍,钻进帐子里,平复了一下心绪。
心说,已经这样了,就勇敢地去面对吧,只要对方不主动提起,就装着不认识好了。
迎新晚会之后,几个新生冒了尖。
其中,就包括刘咏华和戴国江。系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找到他们,邀请他们参加文艺社团,还把宣传委员的名额留出来,推荐二人加入学生会。
刘咏华一向大方,立马答应了。
她有一副好嗓子,不利用就浪费了。再说,以后是文艺当家,吃香着呢。
戴国江练了十多年钢琴,可谓多才多艺,不显摆一下哪行啊?可惜,学校里只有脚踏手风琴,发挥不出他的真实水平。
赶在 “国庆”前夕,社团里很忙碌。
一到下午,就开始彩排,吹拉弹唱,很是热闹。
一群女同学就跑到文艺室外面围观,叽叽喳喳的,很兴奋。尤其是戴国江弹奏时,更是两眼放光,跟着唱了起来,有了精神食粮,也不觉得饿了,就像文艺能当饭吃似的。
一时间,戴国江在系里出了名。
江晓月对那些不感兴趣,可消息却时不时地钻进她的耳朵。因为戴国华的缘故,宿舍里的女生都认得戴国江,把他夸成了一朵花儿,如果不是年龄大了几岁,只怕会动心呢。
看到这些,江晓月撇了撇小嘴。
心说,戴国江的花样不少嘛,难怪书中的晓月会喜欢上他?如果不是晓得这个家伙的秉性,只怕也会眼热呢。
江晓月尽可能地避开,可还是跟戴国江撞见了。
这天中午,轮到戴国华值班。
戴国华肚子不舒服,见江晓月打饭回来,就让她替一会儿,说去趟卫生间。
江晓月坐在值班台后面,翻着病例。
就在这时,听到有人过来。
她一抬眼,看到戴国江提着饭盒站在那里,很是扎眼。
“请问,戴国华在吗?”
“唔,在,她一会儿就回来了……”
江晓月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
戴国江看着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江晓月装着不认识,不想搭理他。
戴国江等了一会儿,见姐姐回来了,就把饭盒递了上去。
“姐,你快趁热吃吧!”
“嗯……”
戴国华坐下来,跟江晓月道了声谢。
“晓月,耽误你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