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燕依旧乖巧地低着头,跪着,连昭帝变本加厉的折腾,都没叫她变一分脸色。
但她心里,已经觉出不对来了。趁着捏肩捶腿的间隙,她暗暗给昭帝把脉。脉搏几乎虚无,偶有些剧烈的跳动,却是不正常的。
再细看昭帝的脸色气质,巧燕觉得,昭帝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若这时再有些刺激,恐怕立时就能倒地吐血而亡。
巧燕看得没错,早在陈妃与忠顺王事发那一日,昭帝当晚就吐血不已,只是他吃了丹药压下,又暗中召见太医压下病情,下了死令瞒住消息,所以旁人才不能知晓。
但巧燕自己深谙医道,又怎么能被轻易瞒住
况昭帝在她这里呆的时间长,反复折腾,暴躁易怒,情绪和身体状况根本没有多掩饰如今贾家算是平安顺遂,宫里的日子她已经受够了,贾家的恩情也还得差不多了,她该想想自己以后怎么办
正此时,她听见昭帝傲慢道“哼,你的情夫平安无事,你很开心吧不过他一小小官员,这次出了大牢,下次再进大牢也是常事。若朕高兴,赐他一杯毒酒又有何难”
巧燕没有吭声,只不着痕迹地,在指甲缝里抠了抠,一点药粉,就融进了昭帝喝了茶水中。
这是她积攒了很久的材料,好不容易调出来的药粉。无色无味,只是让昭帝怒气越加旺盛,心悸更加剧烈而已。
没过两日,兵部尚书领着朝中大臣,集体上奏,请求昭帝立大皇子为太子。昭帝初时不许,但被逼迫几次,只好被迫同意。这日,他便在六部尚书的催促之下,写立大皇子的诏书。刚写完,便骤然吐血,不治身亡了
朝中一时举哀,又拥立刚满十岁的大皇子立即登基,次年改年号元禄。皇后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兵部尚书和冯唐则被封为左右摄政大臣,从此大周王朝正式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至于被打入冷宫的陈妃,和她的孩子,早就已经凉凉了。一个注定要“病死”,另一个只能像透明人一样,战战兢兢求平安长大。
宝璁一时没有料到时局变化这么快,但总算贾家和元春都没有受到冲击。巧燕也在元春的安排之下假死出宫,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当当,没有再出现大的纰漏。
于是,除了上差之外,他便闲坐家中,与林黛玉为伴。
书房中,林黛玉挺着大肚子,竟然还忙着批改学生习作,惊得宝璁一跳,赶紧接过笔墨,占领了书桌的位置,道“你坐旁边看着,我替你批改。”
林黛玉娇嗔“哪里那么娇贵了连笔都动不得”
宝璁一目十行,略过孩子们抄写的文章,摇摇头道“你瞧这些字,歪歪扭扭的,又挤在一起,你看多了伤到眼睛怎么办不如我替你看了便宜。”
林黛玉道“都是初学字的孩子,写得歪歪扭扭再正常不过。多练个几年就好了。”
她如今日日给孩子们上课上了瘾,便是怀孕了,也不舍得把课业放下,连在家的休息日,也得让学生们交几个大字,抄些精辟文章的作业来。
这会儿,说着说着,她又情不自禁站起来,在宝璁身边走来走去,指指点点“哎你这里写清楚些,你不一笔一划写清楚,学生们怎么看得明白哎,这里,这里不行,你用朱笔给改改哎哟,你这批的,学生照着你的字练,还不越来越丑了”
宝璁囫囵批改着,边拦着黛玉,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你站旁边看着,弯腰累着要不你坐着,我给你椅子搬过来”
两人嘟嘟囔囔依偎在一起,时而拌嘴两句,时而又相视而笑。温暖的阳光从窗口照进去,金辉撒在他们身上,连端着茶点的紫鹃,都不忍心去打搅了。
几月之后,宝璁再见元春,却见她忧心忡忡道“迎春递话来,说太后有意定萱儿为新帝正宫,待日后她及笄便正式迎娶完婚,冯家已经应下了。这可如何是好”
萱儿是新帝的亲妹妹,她如何能以后嫁给新帝为后呢
可这事只有贾家人和迎春知道,元春便是想拒绝,也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啊再说,她拒绝有什么用,冯家答应了
宝璁一听,也皱了眉头。倒没有像元春那样急得牙龈都上火了,只道“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以后的情况谁也料不准。再不行,就让两个孩子尽量少出现在人前,等以后大了,慢慢换回身份就行。”
女大十八变,两个在宫外听经念佛长大的孩子,外人能知道哪个是哪个
真到了要与新帝成婚的时候,她们换回身份,由璇儿嫁进宫,也是正当的。
元春想想,也只能如此了。于是安心教养两个孩子,到了开蒙年纪,又请清霜正式为先生,日日领着两个孩子念书习武,如男孩一般学习。
但太后却仿佛非要与他们对着干一般,几年之中,经常把璇儿召进宫里陪伴在侧,说是她灵巧可爱、聪慧机敏,看见就心喜,还特地将大观园赐给她与母妃,作为闲时赏玩之地。
外人看了,都称赞太后慈爱后辈,新帝友爱手足,小公主深得太后与新帝宠爱,而元春与贾家人,却时常因为此事而担忧。
但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走一步算一步,步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