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十多分钟, 刘山就回去干活了,苏玉也回到了她干活的地方,虽然干活不利落, 她每天也要拿到三四个工分才能不饿肚子。
中午回家吃午饭的时候, 刘山的爹妈果然问他道,“你是不是在和那个女知青苏玉谈对象”
刘山点头承认了,“我们看对眼了, 已经谈了一段时间了。”
刘爹刘妈都不算很满意。
就像前文所说,刘家村的村民大多对苏玉印象不佳, 觉得她就是个不能干活的娇娇女,假如娶回家做媳妇, 那就完全是个不能为家庭做贡献的拖累。
不过刘爹刘妈也没有激烈反对。
因为刘家三口都是很能干的人,他们家每年分到的粮食多到吃不完,每年都能用多余的粮食换钱积累些家底。所以在刘山娶媳妇的事情上, 他们家并不强求刘山一定要找个非常能干的媳妇。
找个勤快能干的媳妇当然是首选。
但是即使找一个不那么能干的媳妇, 刘家也能接受。
因为以刘家的家底, 是可以承受找一个不那么能干的媳妇的。
也就是说,刘家白养一个闲人也养得起。
因为刘家数代单传,所以刘家的爹妈对刘山这个儿子是非常宠爱的。
偏偏刘山从小就懂事能干,没有被宠成不懂事的败家子或者是不干活混日子的混混,反而是个勤快人,还是生产队里的劳模。
这样一个让刘家爹妈骄傲的儿子, 哪怕选了一个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儿媳妇, 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自己的儿子喜欢。
而且苏玉在刘家爹妈看来,也不是最差的选择。
至少苏玉是有文化的高中毕业生,还是城里人。即使不能干活,也算是和那些勤快能干的但不认字的文盲村姑们打了个平手吧。
若非苏玉是下乡的知青, 没有政策不能够回城,否则他们的儿子刘山这辈子是甭想能够娶到一个城里的高中毕业生的。
刘家爹妈算是默许了刘山和苏玉谈恋爱。
刘山和苏玉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见面了,每天干农活的间隙都坐在一起休息说话。
刘家买肉吃,或者吃白面馒头和鸡蛋面条的时候,也会叫苏玉去家里吃饭,以改善她的饮食生活。
然后刘家三口人又发现了苏玉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厨艺好,做饭贼好吃。
刘家平常做饭的是刘妈,她是不擅长厨艺的,无论什么食材,都是放在大锅里煮。偶尔改善生活吃肉,她用猪油炒猪肉或者炒鸡块,弄出来的菜总有一股腥味。
当然,在这个物资缺乏的年代,哪怕是带有腥味的肉,刘家三口也吃得很香,绝不会浪费食物。
而又懒又馋又贪图享乐的苏玉干别的不行,却有一手好厨艺,什么食材到了她的手上,她都能把食物收拾的很好吃。
所以每当刘家要改善生活,叫苏玉来家里吃饭的时候,都是由苏玉做饭。
由于苏玉做饭好吃,刘山和刘家爹妈也享受到了美味的美食。刘家爹妈没有吃过城里大厨做得饭菜,在他们看来,苏玉做得饭菜那就是顶级的美食了。可以和村里做饭最好吃的人相媲美,日后谁家杀猪了,都可以请苏玉去做杀猪菜了。
所以在刘山和苏玉结婚的事上,刘家爹妈也不是那么不情愿了。
即使苏玉不擅长干农活,有这么一手厨艺,已经很拿得出手了。他们家娶苏玉做儿媳妇,日后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饭菜,那是绝对不亏的。
所以刘山和苏玉的恋爱关系公开没有多久,刘家爹妈就开始提让他们结婚的事了。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习惯,在村子里没有人会谈几年的恋爱,都是相看后条件合适就结婚了。
像是刘山和苏玉这种公开谈恋爱的情况,要是他们将来不结婚,那就成了村里的笑话和丑闻了。所以刘家爹妈催促他们结婚也是非常的符合常理。
苏玉本就是打算在本地结婚,才和刘山谈恋爱的。刘山也不反对结婚,所以他们俩对结婚的事情达成了一致。
然后苏玉就写了封信给她的父母,说她要结婚了,让他们掏嫁妆。
苏玉知道父母偏心,所以每次向父母要钱要东西,都是直接张口要。在她的想法里,即使她不要,这些钱和东西他们也不会花在自己身上,而是都用在他们的儿子身上了。以后还要用在儿媳妇和孙子身上。那还不如用在她自己身上。
苏玉的父母除了重男轻女之外,也不是很糟糕的父母,至少在亏待了女儿之后,每次女儿问他们要东西,他们总是要给的。在儿子结婚之前,家里生活比较宽裕,他们每个月给女儿的补贴也没有少过。
只不过在儿子结婚之后,儿媳妇的小心思比较多,在她的枕边风之下,原本不在意父母补贴妹妹的儿子也开始不高兴他们每月补贴那个在乡下的无底洞似的妹妹了。